第248章 项目大得超出预期 (求推荐和收藏)(1 / 2)

加入书签

苏长空在送走了谢虎生和冷敬荣,立马就忙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谢虎生他们知道苏长空在搞涡扇6小推力版本借壳计划后起了作用,1410厂对涡扇6资料和实物的移交,比之前苏长空与苏光地约定的时间,快了很多。

不仅只是时间上的早,而且在速度也快得让苏长空都傻眼了,原本需要长达数月的交接,只用了半个月就完成了。

不过好在1199厂有国内最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团队,半年前成立的电脑绘图小组已经开始第四批成员培训,有超过200人的队伍已经可以使用电脑绘图了,后续的培训队伍还在扩大。

除了人员的增加外,电脑也开始国产,得益于国内与西方的关系不错,加上此时电脑在国外发展并不像后世那么好,1199厂利用自己的外汇,陆续引进了相关的生产线,并在魔都的电子厂开始小批量生产,虽然产量不多,可是每月超过300台的速度源源不断的进入1199厂及1199厂的下属工厂。

而且整个整个涡扇6小推力版本涡扇6X的设计,其实早在半年前有了电脑之后,苏长空就在秘密的设计之路,其设计路线选择了,全球三代机中唯一使用单转子发动机的M53发动机。

该发动机的装机对像幻影2000,该机是在80年代到90年代唯一的对手就是M国的F16,两种战机都是单发多用途,充分说明了M53发动机的可靠性。

而苏长空的套路就是借鉴M53发动机的发展思路,再加上超前的设计理念和这一年来在材料,电子,加工上的积累快速搞出一款涡扇发动机来。

说起这个快,就不得不说苏长空借涡扇6这个名头的重要性了,因为即便是M53发动机当年研发时成功避开了第三代航空发动机10年风险窗口期,整个项目也进行了12年。

所谓的10年风险窗口期就是发动机长达近10年的试飞改型,这一点在F100有极大的体现,该发动机在70年代中期定型,到80年代中期性能稳定,这也是涡扇6已经可以准备小批量试产时,放弃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苏长空可以借着后世的经验能避开这个风险期,可得找一个理由,而已经进行了15年之久的涡扇6就是最好的理由了,因为接下涡扇6X要在2年内实现小批量产。

关于涡扇6X以及超7的合作方苏长空还是有点没想好。

就距离而言1199厂与1132厂,1420厂都在蜀省,而且1199厂新的工厂就在锦城,可是在项目上1132厂忙着歼7III,1420厂的是给1132厂配套的。

就潜力和产能而言与蜀省相临贵省却有国内最大的飞机配套生产基地1011基地,在体系上比蜀省的1132厂和1420厂还要完备,只不过是三线时期兴建,在配套上还没有完全建好。

苏长空之所以找合作,主要是这个时代国内还是有很多好的东西,像歼10,涡喷13,歼7改这些优秀的产品,自己解决一些问题,这些产品就能发展的更好作用,为什么要去打乱呢。

苏长空看着自己的计划,思来想去定不下来,毕竟这里面除了技术,还有其他的方方面面,像苏长空跟1132厂,1611所关系都非常好,还有部里也知道了自己的计划,他们是怎么想,于公于私苏长空都要找一个平衡点。

于是乎,苏长空就想到了自己的母校秦川工业大学,虽然经过这几个月的准备,超7项目所有的图纸已经在数百人的努力基本完成了,可是相关的实际生产,还得根据现在的工业水平调整。

“对啊,自己怎么忘了,上次彩虹2无人机不就跟学校合作吗?”

很快苏长空就叫了袁富贵开车,带上一些礼品,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像茶这样的见面礼,随时都能用,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喜欢。

“长空,你这是去找彭校长?”

“吴院长好久不见,有点事想向彭校长请教。”苏长空道。

“我刚从他那里出来,你来得正好,他应该有空。”吴院长道。

这个吴院长就是当初苏长空的系主任,正是由于苏长空和他老师袁教授在校外得到了成绩,而这个吴院长是唯一支持他们的人,也因为升了副院长,所以跟苏长空的关系非常好。

“行,我那一会,再去找吴院长你请教。”苏长空笑道。

“行啊,咱们好久不见正好聊聊,那你先去忙。”吴院长道。

吴院长看着苏长空进了办公大楼,心里也是在感慨,

“这发展的真快,现在苏长空在学校办事,直接都找上了校长了!”

秦川工业大学的校长级别相当的高,校长的级别是副部,所以现在苏长空直接找他,很说明苏长空现在的影响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