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第一百卅七章 泄密1(2 / 2)

加入书签

不过,这也很好地掩盖了第一次汉阳之战明军轻易而下城池是因为清军内部有人泄密的真相。清军的胜利把周培公很好地“保护”起来了。

清军没有想到,周培公也没有想到,李存真秒杀王金玉叛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了黄岗。

周培公庆幸自己玩骰子押大小,押大开大。于是,他赶快想了办法来见李存真。因为他知道,拿下湖广,明李就稳了,便是又一个朱洪武。做中兴之臣就在眼前了。现在不努力立一个大功,以后可能想立功都没机会了。

“清军那边的情形怎么样?”李存真问。

周培公道:“张长庚和李国英根本就没想到殿下这么快就来了。王金玉谋反,李国英还认为殿下难以应付,又会是以前数次大明内讧一样的结局。他以为能争取一年半载呢。”

“是啊!甲申之变后到如今已经快二十年了。每次抗清高潮之后,南明都会内讧。内讧一次清朝就占一点便宜,最后把全天下都给占了去。这一次,其实也是内讧。根据以往经验,李国英自然会这么认为。可惜啊,李国英凡夫俗子,又不是哲学家、伟人,缺乏洞察力,看不破迷雾,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突袭王金玉根本不算什么,迅速打倒王金玉直驱湖广不给清军过多的准备时间才是我的图谋。”

南明、哲学家、伟人、经验主义?这是什么?周培公听不明白这些词汇,但是大体意思是了解的,咽了一口唾沫说道:“是啊。殿下迅速。因为没有想到,所以李国英、张长庚有点慌。准备并不充足。现在清军一个问题是士气问题。自从打败了马逢知,清军就在汉阳城里劫掠。汉阳城死了三万多老百姓,可是清军却吃了一个饱。得了这么多钱财还没花呢,殿下的兵就到了。清军,特别赵良栋和张勇两路人马能拼命的加在一起不过万人罢了。其他的人马因为没有抢到钱都很是不满。李国英和张长庚发了军饷,但是钱不足,不足以恢复清军的士气,也没办法平息怨气。我认为这是一个大问题。钱的事从来就不是个小事。第二个问题其实就是指挥问题。”

“张长庚和李国英有矛盾?”

周培公点了点头说道:“表面上现在是精诚合作的,但是暗里……我观察这个裂痕是有的。李国英毕竟是客兵,想要战,战不赢就走,张长庚是湖广总督,自然是想守的,求稳妥,一定得守住。由于殿下来的快,现在是战是守他们是有分歧的。我以为最终会各自为政。”

李存真笑着说道:“守是守不住的。”

周培公道:“正是如此。殿下十几万人兵临城下,粮草充足,而且长江也掌握在殿下手里。岳州又有殿下的人马。这湖广清军虽然刚刚打赢了汉阳之战,但是实际是被大明天兵包围了的。而且,夔东现在正在向襄阳挺近,很长时间来,一直骚扰襄阳外围,一旦襄阳失守,李国英就没有退路了。”

李存真笑着说道:“现在李国英不会是鼓动张长庚放弃武汉去守襄阳吧?”

“殿下神机妙算,培公佩服。”

“他真这么想?”

周培公道:“当然是真的。打一仗然后撤走,这就是李国英的想法,甚至不打直接去襄阳。打一仗其实就是给满清朝廷一个交代。以现在的形势,满清不会因为一次失利就重处李国英,这个李国英明白。他完全可以扔下一些辅兵民夫然后向朝廷叫苦。在襄阳防守,守城野战都好。其实,不论是襄阳还是武昌,李国英都倾向于野战。他一直觉得堵上城门然后当缩头乌龟不是上策,太被动,特别是殿下的火炮太多,威力太大。野战,火炮反而打不死几个人……

天下的地势西高东低,大河向东流。历来南北相争,东面争的是淮河,守江必守淮。西面争的是汉中,秦岭、大巴山一线艰难险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不过也有得陇望蜀的说法。南北相争,这山山河河并不相连,中间的缺口便是襄阳。北方得了襄阳便可由此南下,占据荆州之地。南方得了襄阳,便可由此北上进图河洛。

而且,襄阳是甘陕绿营北归的必经之地,李国英当然十分重视。现在夔东纠结的人马着实不少,实实在在威胁襄阳。这些日子据说已经发展到了十几万人。只是‘巨宼’,满清叫他巨宼,李来亨如今就拥兵七万。

李国英认为现在的湖广就是一笔糊涂账。吴三桂的人马居然还进来了。新的消息不知道殿下是否知晓,尚藩的尚之信率兵两万如今进入湖南,已经占据了柳州和桂阳。李国英觉得湖广已经不可守了。不如放弃武昌,全体北上,守卫襄阳才是正道。这对张长庚来说自然是不愿意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