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启蒙(1 / 1)

加入书签

六岁生辰过后的如珍,就要开始她的学习生活了。万万没想到,寒窗苦读十几年,好不容易得解脱,如今却要迈步从头越。如珍真想质问老天爷他老人家,就这么爱开玩笑吗,给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却不让你轻松的享受。 孔家有条祖训:读书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所以,孔家少爷小姐的启蒙读书是家族的头等大事,男孩女孩的学习内容也不尽相同,是需要家长反复斟酌确定的,马虎不得。 就拿女孩子的教育来说,琴棋书画必不可少,秉承孔家出品、必是精品的原则,如珍甚至可以预测得到,未来几年她的日子必定是三更灯火五更鸡,内心默默为自己鞠了一把同情泪。 琴棋书画那都只能算是基础课程,后期随着年龄增长还会不断增加学习内容和难度。抛开这些不说,现如今如珍已经开始苦恼她的礼仪课了,小胳膊小腿的天天还得练习站立、步伐、手位、脚位练习......诸如此类的形体训练。要不是知道孔家从不站队,她都要怀疑家里这么安排是不是想让她去选妃了。 琴棋书画、礼仪、时课,这就是如珍六岁的学习内容。 定下内容后就要开始找授课师傅了。孔家也有自己的女师傅,但都在鲁县。如珍还是孔家进京后头一位要启蒙的小姐,真不知该高兴呢还是该高兴呢,苦笑中。 师傅的人选,一年前孔老爷夫妇就已经开始着手物色了,期间还需征求孔老太爷的意见,最后由孔老太爷拍板确定。看孔府倾巢出动的那个劲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要培养状元呢。 如珍的琴棋书画师傅来自京城最大的德庆书院。德庆书院是开国皇帝德庆帝为广招天下英才开办的,几经变更,现在的德庆书院基本变成了朝臣、名门的专属学院。 书院开设有女子课程,需年满八岁,经名仕举荐,考试通过后方能入学。 因入学名额极少选拔条件严格,加上黄字招牌,能进入德庆书院对大家来说算得上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为了确保能考入德庆书院,京城但凡有能力的家族,都会聘请德庆书院的师傅给孩子启蒙。毕竟在师傅面前混个脸熟,考试还能加点感情分不是。最主要的还是,德庆书院汇聚了全秦国学问最好的师傅。当然,那要排除掉教授皇子皇女们学业的师傅们。 孔家的身份地位就摆在那,孔老爷拜访了一回书院院长,琴棋书画师傅基本就定下来了,给的人选孔老太爷也十分满意。 最难的是找礼仪师傅,这京城满打满算,也只有研习馆有。据说是前前前皇后的教养嬷嬷,放出宫后在京城专门开了一家教人礼仪的学馆。 研习馆里的师傅多是从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也有个别家道中落无处可去的官家小姐,但这样的人本就不多,满打满算的,也无法满足京城各家的需要。 所以这礼仪师傅一直处于僧多肉少的状况,很多家都是女儿一出生就预订了。这不,等到莫氏要请礼仪师傅时,研习馆的师傅已经满档了。 为了这事,如珍经常看到莫氏在自责和发愁,迫不得已孔老太爷出面了。 内中曲折什么的如珍不清楚,只知道教养嬷嬷是宫里直接给赐下的,再一次印证了孔老太爷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顿时羡煞众人。 莫氏总算如释重负,女儿的礼仪师傅有着落,还是宫里赏赐下来的,肯定比研习馆的还要好。 如珍课程里还有一门时课,那是这几年大家族的女孩兴起学习的课程。 虽说女子不从政,但大家族里的女子不同于普通人家,是要辅佐丈夫的,所以时课就类似现代的时事政治课,德庆学院也专门开有此类课程。没去德庆学院前,时课大多数都是由当家主母亲自教导,毕竟言传身教才最重要嘛。 如珍的时课师傅就是那位从宫里来的教养嬷嬷陆嬷嬷,这是孔老太爷直接定的,莫氏举双手赞成,她一直被官场错综复杂的关系搞得头疼,自己有时都闹不明白哪里敢教孩子。 找时间,莫氏跟如珍聊起了陆嬷嬷。据莫氏所知,陆嬷嬷陆语原是太皇太后的心腹女官,打小就开始伺候太皇太后了。太皇太后与她感情很深,临终前曾下旨厚赏并将其放还回家。但陆女官拒绝了,几十年都待在宫里,对宫外的一切早已不在熟悉,况且现在家里话事的都是小字辈,本就和她不亲,还不如待在宫里。 太皇太后殡天后,陆女官自请为太皇太后守陵。建德帝算是陆女官看着长大的,不忍陆女官受苦,驳回了请求。做主在宫里劈了个地方,让陆女官在宫里每天为太皇太后祈福。自此陆女官变成了陆嬷嬷。 也不知道皇上为什么安排陆嬷嬷做如珍的师傅,但莫氏说了,陆嬷嬷来了以后就不走了,等于孔家给陆嬷嬷养老送终。 元宵节刚过,陆嬷嬷就正式入住孔家了。来的那天,孔夫人莫氏带着如珍亲自迎接。第一次见到陆嬷嬷,如珍的感觉就是,莫不是仙人下凡。 陆嬷嬷一身的道姑打扮,就那么站着,给人一种眼神平静内心安宁的感觉,如珍有些看呆了。 还是陆嬷嬷率先打破了平静,她的声音非常温柔,说起话来还能看到两个梨涡,让人忍不住想亲近。 她蹲下身子与如珍平视:“这就是孔大小姐吧,一看就是聪敏有度的好孩子”说罢,从袖子里掏出一只可爱的小玉兔,送给如珍。 如珍作为团宠,什么东西没见过,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只玉兔是个好东西,白得晶莹剔透,配上红宝石点缀的眼睛,莫名的讨喜。如珍见莫氏点头应允,谢过陆嬷嬷后接过玉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