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念力(1 / 1)

加入书签

日期:2018年12月4日 日记:老的人生已经过去,新的人生即将开始,等待我的将会是全新的生活体验。 —— 今天星期二,又是苦逼学生党的噩梦,但咱们班不一样,好歹我中考分数也不差,学霸算不上,至少也入了市里择优班。 也许说“咱”字过于亲切了,很难想象一群只会学习的机器,我能有什么归属感? 下课后一个个拿着本科学杂志在座位上装模作样,亦或是拿出一套习题就开始刷,想出去打个球都约不着玩伴,属实让人无语。 但我知道,这其中也有我的原因,长时间的抑郁让我缺乏主动性,并非约不着,只是放不下脸面去求他们。 好在我现在也没空搭理他们,每一个获得新能力的人大概都会这么做,没有系统,那数据只能自己来测。 闭上眼睛,奇异的透视感再次出现,整个书桌都囊括进去,包括抽屉里的所有书籍。 唯一不同的地方,书籍只能看见浅显的轮廓,一旦翻开,就跟高度近视一般什么都看不见了。 我不确定这种视觉在以后是否会变清晰,但如果具备成长性,它的价值将不可估量。 从小养成的探究思维让我养成剖析事物原理的习惯,严谨的人都是在事物的分析中不断成就自我的。 将视觉带入前面的球状视圈转动视角,在头不动的情况下,下达一个视角旋转的指令,就能看到椅子下的地面,往后转动,还能看到后桌同学的脸。 唯一的缺陷是,视圈范围之外则是一片混沌,就好像蒙上了一层大雾,尝试着将这层迷雾拨开,发现的确有效,这说明视圈范围是可以不断变大的。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感知仅仅沿着视圈的球心转动,这顶多算是个可透视的全景摄像头,如果能移动视点,意义将截然不同,代表着就算坐着不动,也可以从四面八方观察物体。 当我把目光放在了视圈中的物体上时,发现物体的轮廓可以重叠。 一本书产生一个轮廓,然而有多本书时,淡白色透明轮廓会逐渐占满视觉,如果视圈足够大,我想眼里大概会是白茫茫的一片。 好在我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那就是移动视点,只要是在视圈范围内,那么随意探查就没有问题。 现在把目光放到控制物体上,这才是今天的重中之重,透视固然好,看到的也只是黑底板白轮廓的三维世界,唯有控物才是其核心属性。 出于把稳,我只会在抽屉里控物,并且不会控制书本,一是目标太大不好控制,二是容易被发现。 把书围在外侧,将闹钟、文具盒、纸巾放内测,再检查一遍后桌的视角,确保没人看得到。 然后开始测绘第一项数据——质量。 如果说拿闹钟就好像拿哑铃,那把抽屉里所有小物件拿起来就好像举杠铃。 稍微一发力就出问题了。 “噗嗤”一声,鼻腔内一热,下意识往鼻孔一摸,是鼻血,而且还止不住,就搁那往外哗哗的流。 隔壁桌的同学投来嫌弃的目光,我也懒得在意,抄起一包纸就往厕所里跑,几乎用尽半包纸,才勉强止住了鼻血,随之而来的是脑袋的阵痛。 原来透支这种力量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看来自己还是不够严谨,我开始反思自己。 初生牛犊不怕虎是低智儿童的专利,面对未知的界限,一定要测量它的临界点,否则只会吃大亏。 第一节课下课,我火速奔往物理老师办公室,那里摆着精准的电子秤,是之前老方用来示例用的,正好可以用来测试力量上限。 在各科老师异样的眼光中,我把之前浮起来过的物品,包括文具盒里的八支笔、橡皮还有闹钟全都放到了秤上,并按下了启动按钮。 “256g!” 方志鹏坐不住了“:你撑这些玩意儿干嘛?再碰我可要收费了。” “老师你看,这是多奇妙的一个数字,它是2的8次方,4的4次方,16的2次方,是不是很有数学美感?” 方志鹏:“……” “爬。” “好嘞。” 很不错的是学校今天的大课间又不做了,以前会觉得可惜,好歹我也是一个爱运动的学生。 一个一等一级完中,但凡有点考试就终止大课间,真就很奇葩。 不过这正合我意,因为刚好趁着空余时间测量下一项数据——数量。 为啥说是数量呢,在我心中浮现出一个概念——一心二用。 并不是浮起文具盒和闹钟以后,就算是控制两个物体,就好像抓了一大把瓜子,那还不是一只手抓的。 真正一心二用是一手画圆一手画方,当然如果你真的做到了,那恭喜你,要么针对训练有成果了,要么就是人格分裂了。 …… 抓了一把笔一共八支,来到学校一个没有监控的区域,如果不是游荡了一圈校园,这种地方还真找不到,是一间尘封杂物房。 再次闭上眼睛之际,我尝试分心操作这些笔,结果没有令我失望,我似乎真的人格分裂了也说不定? 控制的八支笔中,分别是三支笔一条轨迹,五支笔另一条轨迹,没办法再分了,脑子跟不上,但这个结果已经不错了。 至于我真的人格分裂了?管他的,岂不更好? 那我岂不是可以用两只手写作业?这技能我给满分,以后不用愁回家赶作业了。 也许是惊喜来的太快,我现在仍然带入的是学生的角色,不过没关系,际遇改变人生,心态会慢慢改变。 第三项数据——精度,第二节课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视点是否能放大,这决定着我是否能微操一些物体。 灰尘?细菌?病毒?还是更加微小的分子?我尝试着将杯子里的水浮起来,然并卵,就好像用一张网打捞空气一般,全部漏了过去。 杂物间里灰尘弥漫,无论是小虫子还是碎屑随处可见,紧接着我将视点的焦距拉进,对准墙缝里的蚂蚁。 这感觉贼难受,就像一支笔怼到你眼珠子前面,铆足劲儿的聚焦也看不清,至少在我视线中,蚂蚁是一团模糊的不可名状物。 直到脑子有点疼,我逐渐扩大了焦距,直到橡皮屑大小。 这时,一个较为清晰的黑色条状物体才显现在我眼前。 大致估算了一下,以黑色橡皮屑的长度,我能看清的物体长度至少也要大于1厘米。 …… 咋感觉那么鸡肋呢,眼睛都能看见头发丝儿,念力反而只能看见橡皮? 当然,我相信如果不断训练,精度应该能缩小的。 至于第四项数据——视圈大小。 第一次开视圈时顺便就用卷尺测出来了,大概1.2米 自此,我自创的数据面板诞生! 「非金手指玩家自绘面板—— 1.质量:256g 2.数量:2 3.精度:1cm 4.视圈半径:0.6m(d=1.2m) (一个理科生的自我修养doge) 」 由于没有系统,苦逼的我只好自己做了一个简陋的“系统”(咬牙切齿)。 综合能力的所有特性,我决定舍弃原力的称呼,控物与感知,怎么看都像是由意识开发出的能力。 一念浮空,一念陷落,念随心动,不如就叫「念力」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