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敢问姑娘芳名(2 / 2)

加入书签

“原来是太孙殿下,臣女见过太孙殿下。”

胡善祥没有孙丽柔那么多的弯弯绕,直接按照规矩给朱瞻基行礼。

“免礼,免礼。善祥妹妹快快请起,此番乃是孤为了面子强要搜查的。不顾两位妹妹舟车劳顿,打搅了你们的休息。还望两位妹妹莫要见怪才是,孤可不要你们来道歉。”

朱瞻基一边说着一边瞟了眼孙丽柔,小姑娘长得不错很是那种江南水乡姑娘的模样。但是眉宇间还有着一股子的英气,很是能吸引别人的目光。

而孙丽柔似乎是看见了朱瞻基那四处乱瞟的目光,孙丽柔不但没有害羞反而是看向了朱瞻基。

孙丽柔对着朱瞻基巧笑嫣然,眼神中似乎有种莫名的光芒。朱瞻基看见孙丽柔的目光,登时便有些不好意思。本来是他朱瞻基站了上风,现在却被孙丽柔的一个眼神就给拿捏到了。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看着孙丽柔肤白貌美的模样,朱瞻基心中不由得有些躁动。

朱瞻基心中突然冒出来一句话,而后下意识的说道“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太孙殿下好生的有趣,这里既不是垆边也不是月下。怎地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可是让人难以琢磨啊。”

孙丽柔知道朱瞻基是夸她皮肤好呢,但是也要出言打趣一下子。

朱瞻基闻言闹了个大红脸,然后轻轻咳嗽了两声才继续说道“姑娘莫要打趣了,孤刚才是胡乱讲的。孤是要说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哦。”

“哦?太孙殿下真的是要说这个,不反悔的吗?”孙丽柔知道这句诗的出处,便玩味的笑了笑说道“妾可以认为这是太孙殿下的心思,然后为此而努力吗?”

“丫头你不要胡闹!”孙忠听见了朱瞻基与孙丽柔二人之间的对话,连忙出来呵斥了孙丽柔一句。而后孙忠紧张的看了朱瞻基一眼,生怕朱瞻基那里不高兴了那可就完蛋了。

“呵呵,孙序班你不要如此激动。

孤对孙姑娘很满意,满意的不得了呢。”

朱瞻基说完走到了孙丽柔的身边,小声的对孙丽柔嘀咕道“孤倒是可以让你可以出众风流旧有名,但是也要看你的表现咯。”

孙丽柔闻言低下了头,看似羞赧的模样实际上是在掩饰内心的激动。

因为朱瞻基刚刚吟诵的那首诗,名曰“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长孙皇后。

孙丽柔不是个安分的女人,该要争取的地位她是不会甘居于人下的。

看孙丽柔这个日后的孙太后在瓦剌部也先兵临城下、决胜北京之战的时候,所做出的决策就可窥知其一二。下令由郕王朱祁钰监国,而后又立朱祁钰为帝。

还提拔了主战派大臣于谦,间接促成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而后孙太后又撺掇大臣们力主迎回了“太上皇”朱祁镇,且在徐有贞等人夺门之变的时候以默许的态度处之。甚至可以怀疑,徐有贞是不是接到了孙太后的密旨才成功进行了夺门之变的呢。

而胡善祥呢,倒是跟她的名字很像。

既善且祥。

“蕙玉啊,你带着二位姑娘一起回宫见祖母大人与母亲大人。

孤要跟胡光禄卿与孙序班聊一聊,等会子再回去找你们。”

朱瞻基说完,李蕙玉便对贺连成打了个招呼。叫上那百余军士,带着那迎亲队伍回了皇宫。

“胡光禄卿、孙序班,你二人随孤过来。”

朱瞻基对那二人打了个手势,然后便径直走到了张辅的身边。

胡荣与孙忠二人不明所以,也只能先跟着朱瞻基去听听他要说些什么。

“二位卿家,孤对你二人之女都很满意。不仅是对善祥妹妹还有丽柔姑娘满意,更是对你二位开明的家教满意。若是传统的读书人,丽柔姑娘方才恐怕已经被踢出家谱了吧?”

朱瞻基说道这里笑了笑,然后话锋一转的正色说道“孤准备改革邸报发行的模式,将原本不定期刊印国朝政策的邸报改为每月固定时间发行。这内容上呢除了原本的国朝政策以外,多加一些民间故事、寓言或者古籍新解等文化内容。

孤是要通过这些方式,开明整个社会的风气。

但是孤认识的开明学者都是国朝的重臣,偶尔发些文章还行。但是长期管理邸报,那就没有这个精力了。孤方才感觉你二人就是孤话中得开明派读书人,正好可以当新邸报的主管官员。

这件事情大父他老人家还不知道,孤准备统筹完备之后再向他老人家汇报。

到时候大父一旦是同意了孤的请求,孤就打算推举你二人胜任这个官职。你二人这几天可以跟孤一起,咱们商讨一下新邸报的具体方案。不知二位意下如何,若是同意咱们明日便开工定制!”

胡荣与孙忠二人对视了一眼,双双在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惊讶。刚刚还玩世不恭的纨绔皇孙,现在居然正儿八经的说起了国事。而且胡荣与孙忠也通过近几年初步发行国朝政策的邸报,隐约的看出了宣传的重要性了。

朱瞻基拿捏的角度十分之刁钻,区区一个小邸报改制就能引起社会思想的巨大风浪。

现在想想朱瞻基那些支教同秀才及第,在科举之中加入边关策附加题的办法。

胡荣与孙忠突然就对朱瞻基产生了一丝惧意,那是发自内心的恐惧感。

原来哪里有多少读书人是真的对边关之策和民族政策有见解的,而现在每年支教回来和科举出来的读书人都是有真本事的。说起解决边关地区的民族问题,都是有很多实用性的见解。加之这些读书人与高原或者西南诸族交流的多了,身上居然有了些尚武精神。现在的大明帝国之朝堂,可以说是焕然一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