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辽东——蕙心如玉(1 / 2)

加入书签

故事的真实性不用考虑,朱瞻基要的只是故事的影响力。

朱瞻基有丰富的营销号知识储备,忽悠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都不在话下。更别提现在大明帝国的这帮人了,忽悠起来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殷商东渡记》,朱瞻基已经跃跃欲试的想好下一期《新邸报》的头版头条了。

朱瞻基一回自己的大帐,就把所有从古堡当中拿出来的资料全部封存了起来。除了他和李蕙玉以外,任何人不准出入大帐、也不准去看这些资料。

“蕙玉,想想这个故事该怎么编。”

朱瞻基想了半天,感觉似乎没有什么灵感。于是乎朱瞻基看了一眼身旁正在翻越资料的李蕙玉,随口就问了一句出来。

“郎君是要编一个殷商大将攸侯喜渡海,然后发现了许多财宝的故事吗?”

“呦呵,我还没说你就知道了?”

“郎君的心思不难猜测,不就是为了下东洋找一个借口么。

现在下西洋计划正如火如荼,而东洋方面却鲜有船队愿意去。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南洋、西洋那边数十个国家有着......郎君那个词是什么来着?

对,市场。那边有着巨大的市场,足够吸引商贾们去追逐利益。

而东洋这边只有朝鲜国与倭国两个小国,费劲巴力的组织船队去经商却赚不到太多的钱财。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商贾们看不到利益,自然不愿意前去。

而一旦有了殷商东渡这个说法,或者说是噱头。商贾们肯定会有动心的,到时候引导商贾们和他们背后的王爷、勋贵组织一个大船队下一次东洋。说不定会有什么意外之喜,也能让国朝获得不小的收益。

而就算是下东洋计划一无所获,国朝也是不吃亏的。反正下东洋的所有支出,都是那些王爷与勋贵们承担的。说不定那些王爷们因为这个计划赔了些钱财,也好让国朝更容易的去对付他们呢。”

李蕙玉以为朱瞻基只是要借机会去削弱那些藩王罢了,毕竟现在的古人可不知道什么是美洲新大陆。

但是朱瞻基可不是要去对付那些藩王,朱瞻基是真真正正的想要去开启一个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与其把这个机会让给西洋诸国,不如让大明帝国来开启世界史的新篇章。或许中华民族开启的大航海时代,会跟西洋人开启的大航海时代有所不同呢。

单说黑奴贸易,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欧洲诸国的那些人口,在占领了一片新大陆之后所能移民的数量也就是百万量级的而已。

一百万人占据了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后,许多社会工作是缺人的。你不卖黑奴承担一些社会工作,这个社会是无法正常运转下去的。

而大明帝国一旦发现了新大陆,再引进了玉米、红薯这些高产作物之后。估计本土的人口能够达到一亿级的数量,而这样的人口基数往新大陆移民肯定会达到千万级的数量。

千万级数量的人口,足够承担社会运转所需要的一切工种了。大明帝国占领的新大陆,或许还会需要从非洲购买奴隶或者雇佣本地的印第安土著。但是这个数量,肯定是要比欧洲人少的。

而且对于美洲本地的印第安人来说,或许也是个好事。

中原人与欧洲人最本质一点的区别,就在于“传教”。欧洲人是打着传教的幌子,你印第安人不管是信还是不信我都要弄你。而中原人去普及的“儒教”,你要是真信我可以不弄你。你不信,再弄你也不迟。

欧洲人往新大陆移民,可能多说一次也就千把的人。这帮移民看着周围十万多的印第安人,那不怕才怪呢。怕了,那就要弄他们。弄了,就要斩草除根的弄。

而中原人的一次移民数量,少说也得是万人级别的。这帮中原人去了新大陆,倒真不一定怕那些印第安人。不怕,就不会弄他们。反正都是黄种人,先给你传传儒家思想。你要是信了,给你个“汉籍”拉倒。你要是不信,再用暴力手段同化你也不迟。

“蕙玉今晚陪我熬夜,一定要把故事的大纲写出来。

然后派人快马加鞭的去南京,把故事大纲送给邸报司。让那些文人给我润色润色,等这边的战争一结束就发布出去。”

“要说编故事,尤其是编这种忽悠人的故事。妾倒是有一个人选,可以胜任这项工作。”

“哦?蕙玉想到谁了?”

“孙丽柔啊!”

应天府那边的孙丽柔打了个喷嚏,心中想着是不是有谁在背后骂她。

“肯定又是那个新罗婢!”

孙丽柔看不上李蕙玉很久了,尤其是这次朱瞻基出征带上了李蕙玉而没有带她。这可给孙丽柔气完了,怎么想怎么不得劲。孙丽柔在宫中天天就是跟胡善祥说李蕙玉的不是,一口一个“新罗婢”骂的很爽。

李蕙玉倒是没有自觉,跟朱瞻基同吃同住还一起编故事。

“攸侯喜的舰队在倭国登陆,补充了些给养之后一直向东航行。结果遇见大风导致船队偏航,攸侯喜只能下令往北寻找陆地。

结果在向北航行的途中,遇见了不少岛屿。攸侯喜本想在这些岛屿上面补充淡水与食物,结果误食了有毒的果子而昏迷。

在攸侯喜昏迷的时候,船队上出现了叛徒想要夺取船队的控制权。叛乱者与攸侯喜的拥护者在经过一番斗争之后,才打成了妥协让船队最终向东继续航行直到看见了一片大陆。

这时攸侯喜也苏醒了过来,他带着仍然忠于他的人在这片大陆安家了。

他们在这片大陆上发现了许多高产的农作物、没见过的水果、香料、黄金、矿石,最终这支殷商船队就在新大陆安家落户了。

而叛乱者不愿意背井离乡,驾驶着船队向西返回中原。

这些人回到大岭下找到了当时不愿意出海的殷商百姓,继续生活在这边而且留下了记录。

后来蛮夷入侵、黑水泛滥,这支殷商余部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了。”

“这......这个故事是不是有些离谱啊,发出去别人能信吗?”

“反正他们也看不懂遗址里的文字,还不是咱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嘛。

而且蕙玉你要知道,不管多离谱的事情都会有人信的。尤其是那些眼中只有钱的商贾,最会信这些东西了。只要你故事编的够吸引人,不怕没人信的。”

自从白令陆桥被淹没之后,那千岛寒流就成了阻碍新旧大陆交流的阻碍。商朝那种高度发达的古文明(跟当时的其他文明进行对比),也无法进行那样的远航。

再者说了,如果商朝人真的能到达美洲。印第安人在被哥伦布发现的时候,也不至于还用着石头武器穿着兽皮。

不过这不妨碍朱瞻基编故事,朱瞻基化身营销号本号要给那些商贾们好好的洗洗脑。

“对了,蕙玉你知不知道你们朝鲜人的祖先跟商朝也有点关系呢。”

“箕子朝鲜吗?”

“对,这可以证明商朝人有冒险的天性。正好方便编一个远航的故事,这有最基本的逻辑点。”

其实朝鲜跟箕子朝鲜没啥关系,现在的朝鲜人是三韩的后代。

朱瞻基收拾了一下桌子上的资料,准备熄灯睡觉。但是他突然想起来朝鲜国王的一道奏疏,便下意识的问了李蕙玉一句“蕙玉你还记得我跟你说的,朝鲜国王想要派军队来辽东助战的事情了吧?”

“妾当然还记得,当时妾还跟郎君说千万不要放朝军入辽东呢。”

“前两天那朝鲜国王有上奏疏了,说什么战争打完了肯定需要修建城池、道路。他说朝鲜可以征调五万民夫,帮助大明帝国在辽东地区进行建设。

只要大明帝国给朝鲜国的商贾减免一点商税,或者从辽东划几个小岛给朝鲜也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