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入朝——九皋(1 / 2)

加入书签

赵然分析了李裪可能的两种策略,而且还根据这两种可能性做出了以不变应万变的准备。

但是赵然没想到的是,李裪选择了第三条路。

这就像奥利奥饼干一样,官方提供了舔利利泡奥奥和直接吃奥利奥的两种吃法。但是你可以另辟蹊径,直接选择只吃利利而把奥奥喂猫。

李裪可谓是下的一手好棋,他在倭寇入侵的前一天直接偷跑出汉城接管了新军。而后带着八千新军直奔备倭军驻地而去,此时李宝臣还没来得及赶过去,李裪就干掉了驻防全州城的安顺咏。

而后李裪整顿所有军马,在全罗道的小港口坐船入海。在海上兜了个圈子直扑倭寇后方而去,本来按照剧情与安仁丰剿灭柳承镐的倭寇瞬间腹背受敌。

柳承镐更是直接不防着后方的安仁丰了,抛下安仁丰那一万私军奔着倭寇就去。

小岛和太率领的一万三千倭寇被李裪与柳承镐两面夹击之下直接崩溃,小岛和太本人丢下军队乘船跑路而倭寇军队被李裪全歼。

大胜之下的李裪召南方全罗道、庆尚道、忠清道三道的都督们赴全州议事,两班家族出身的都督们当然知道李裪这没安好心自然没去。

李裪此举也不是为了召这些子两班家族出身的都督,而是在试探南方三道那些明面上平民出身的中层军官到底是谁的人。忠于李裪的自然是带着军队前来汇合,忠于两班家族的自然跟着他们的主子一起抗旨不遵了。

李裪分清了敌我之后再度连下两道旨意,一是以叛国罪查抄了全罗道数个两班的顶级家族的产业。查抄出来的家产,李裪一分没要全部赏赐给奉召前来的军官们。二是把那些没来的军官定义为叛军,且以国王的身份御驾亲征。

在李裪一拉一打的策略下,朝鲜国南方三道的两班军队几乎全部倒戈向王室。

李裪更用了一手诛心之计,派人宣召说那些顺从了两班家族抗旨不遵的军官都是一时糊涂。只要立马来全州城觐见王上殿下,那王上殿下就可以赦免他们的罪过、归还他们的家产、释放他们的家人。

李裪这个诏书刚一发布,直接就让南方三道的军官们集体反水。

而且李裪一边拉拢军官们一边还派人放风出去,说两班家族勾结倭寇企图祸国殃民。激起朝鲜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让两班家族陷入了被动。

就连幕后黑手大明帝国,都不太方便直接出手干预了。

李裪在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和朱瞻基通上了书信。

李裪告诉朱瞻基他不想把事情闹大,只要朱瞻基答应两班家族和大明帝国的势力退出南方三道那他李裪愿意把北方诸道托付给两班家族管理。

至于说汉城的朝鲜国中央政府,李裪也愿意让两班家族掌握丞相、阁部等重要职位。甚至说职位世袭,也都是可以的。而作为交换,李裪要掌握汉城一半的中央军军权。

简而言之,李裪愿意把地方土地和中央权力与两班家族对半分。

原本的两班家族在法律上是没有这些权力的,此番李裪能够通过正式的立法确立两班家族世袭土地、官位的特权两班家族是满意的。

尤其是让李裪砍了本家子弟的安仁丰,被赐世袭黄海道大都督与海州牧的职位。北方三道的州牧、都督也都安排了两班家族世袭,至于说两班家族能不能摆平这片土地上的“高丽分离主义者”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京畿道和江原道一个由双方共同执掌,另一个给大明帝国作为下东洋舰队的基地。

而李裪付出了这么多,当然也是要回报的。

首先南方三道不许两班家族乃至于大明帝国的势力出现(暗地里的锦衣卫除外,这李裪也管不了),其次李裪向大明帝国要一批军火援助和修路援助。

最后李裪以倭寇入侵的名义,向日本国要一批赔偿钱财。这些钱财只要到账了,那三方直接坐地平分。

要按照李裪的提议来办,那是皆大欢喜的。

但是算来算去,小丑居然是倭寇。

“这个李裪!真是猖狂!”

朱瞻基一把将李裪的信扔在了桌子上,气的他是浑身颤抖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倒不是李裪的提议不行,只是朱瞻基第二次感受到了事情不受他支配的感觉。

上一次是在金山,朱瞻基被马哈木借刀杀人给耍了一次。

不过后来朱瞻基和于谦制定了打压马哈木的计划,而且顺利的用阿岱汗与喀尔喀蒙古找回了场子。

这回的李裪,更是让朱瞻基想起了当时的金山之行。

“告诉李裪,这汉城孤不可能给他!

传令下去,让马志山、贵烚叔父率三万大军入朝。孤要亲自下场,让李裪和这些棒子们看看什么叫中央天朝!”

“郎君不可!”

李蕙玉闻言连忙拉住了朱瞻基,直接递上李裪的书信说道“郎君你没看李裪的心里是如何说的吗?

他现在对外宣称是两班家族勾结倭寇叛国,大明帝国以宗主国之威用最公正的原则前来仲裁。一旦郎君你亲自下场,那李裪绝对会借机宣扬大明帝国以仲裁为由实则是干涉藩属国内政的用心。

一旦如此朝鲜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势必会风起云涌,到时候就连两班家族也不敢站在大明帝国的一方了。

而且其余的数十个藩属国,可能早就在暗地里记恨大明帝国开海贸易的行为。

大明帝国这些年低价购入原材料、高价兜售商品的贸易策略,想必藩属国几乎都是不满的。如果此时朝鲜国的事情捅出去了,那东洋地区、南洋地区乃至于西洋地区的藩属国可就都要乱了!”

李蕙玉的担忧不无道理,虽说大明帝国这些年的海外贸易也帮助藩属国修建了不少道路与基建。但是在巨大的贸易逆差之下,诸藩属国还是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了一些不满的情绪。

“哼!他不是说准许两班家族世袭北方三道的官职么?那正好让安仁丰上个折子,就说北方三道有叛乱请求王师入朝平叛。我主要是怕李裪出尔反尔,在咱们撤出朝鲜国之后对北方三道下手。

所以说在撤军之前,必须肃清北方三道的一切反对势力。”

“那贺连成不是申请要驻朝吗?”

“贺云功以后要兼管朝鲜国与日本国的军务,肯定是主要以日本国驻军为首要任务的。到时候驻朝日军队、下东洋舰队的主力都要以日本国为基地,朝鲜国他贺云功还真不一定管的过来。

朝鲜国国内,还是要依靠两班家族的代理。”

“李宝臣呢?”

李蕙玉想起了这个权欲熏心的家伙,一提起李宝臣李蕙玉的脸就如锅底一般的黑。

“留着,万一以后有大用呢?

而且现在来看咱们需要接受李裪的建议,把朝鲜国的利益均分给李裪和两班。这样一来原本担忧李宝臣管理整个朝鲜国不受控制的事情也就无所谓了,区区半个朝鲜国他李宝臣还翻不了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