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九章 看不透的结局(1 / 2)

加入书签

“阿一你觉得这当中哪一篇比较有趣啊。”

“我觉得吧,可以讲讲我比较喜欢的吧。”

祝守一觉得这里要讲讲西游比丘国的。也可以顺带讲讲唐僧。

唐僧在通天河边明知道鲤鱼精没有死,但是执意西去,不顾陈家庄百姓死活,唐僧戒律全破,喝酒、打诳语、杀生等等,都干了一个遍。

而且他根本就没有悟到成佛的关键条件, 这里举一个比丘国的例子:

在比丘国之前是盘丝洞和狮驼国:

蜘蛛精的死,其实就是作为优势的美色,害得她们走上了不归路!

道理很好理解,发现自己可以靠脸蛋挣钱,还来得快,谁会去苦练搬麻袋的本领?

就是因为太美了,才让唐僧挪不开脚步,才导致唐僧被抓, 得罪了猴子;就是因为太美了,才导致猪八戒起了色心,在水中侮辱了她们,最后要杀人灭口;就是因为太美了,导致在蜈蚣精眼中她们就是花瓶,跟唐僧肉比起来,还是要差的;就是因为太美了,最后惨遭杀害……

讲完了蜘蛛精,也讲完了狮驼岭,我们取经团队的下一步就是比丘国了,那么在比丘国发生的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说比丘国就是一场戏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比丘国是一个富裕的国家,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全国人们都很正常,除了国王和那两个妖怪,我们先看对他们的描写:

酒楼歌馆语声喧,彩铺茶房高挂帘, 万户千门生意好,六街三市广财源……礼貌庄严风景盛,河清海晏太平年。

从这街道的描写中,根本就看不出来繁华的背后是血腥的小孩心肝,不光这个国家看起来非常繁华,连他们的人民也非常正常:

那老军闻言,却才正了心……道:“长老,长老,恕小人之罪,此处地方,原唤比丘国,今改作小子城。”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老军人的愤怒,他敢对陌生人这么说,就证明他并不怕国王降罪,不仅仅他这样,连驿丞也是这么认为:

悄悄而言道:“适所问鹅笼之事,乃是当今国王无道之事。”

后来他又说,近有民谣,改作小子城!也就是说,整个国家的人都知道国王无道,并且敢告诉陌生人,他们真的不怕唐僧等人告密吗?

既然这个国家这么繁荣,那么这个国王不应该昏庸啊?那么这三年国王都在做什么呢?

把三宫娘娘,六院妃子,全无正眼相觑,不分昼夜,贪欢不已;如今弄得精神瘦倦,身体尫羸,饮食少进,命在须臾。

原来,这国王天天玩乐,早就不理朝事已经三年时间了,那么又是谁在治理朝政呢?

是鹿精,他这三年一直在精心打理朝政,弄得人民个个都非常富裕,国家井井有条!

而且国王这三年虽然玩乐,好歹身体还是健康的,偏偏在唐僧师徒来的前一个月病了;偏偏鹿精要国王弄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心肝做药引;偏偏取小孩心肝的时间定在了唐僧师徒来的第二天!

这个鹿精傻吗?

肯定不傻啊,当年唐僧转世投胎以后就是南极星翁负责看管的,后来孙悟空还去找过南极星翁,在五庄观南极星翁还出现过,这么频繁的接触取经队伍核心人物,作为寿星坐骑的鹿精难道不知道?

有人说,鹿精虽然是坐骑,平时都锁住不出门的,此话差矣,我们看这个鹿精是怎么跑出来的:

寿星笑道:“前者,东华帝君过我荒山,我留坐着棋,一局未终,这孽畜走了……”

说明这鹿精就在寿星身边的,不然的话,哪有下棋下一半的时候,放下客人,自己去车棚看看车还在不?

也就是说,这个鹿精应该是认识孙悟空等人的,即使不认识,那寿星多次跟取经团队核心人物接触,他也应该能听到风声,可是在唐僧明明说出自己是取经人以后,他还是这种态度:

国丈笑道:“西方之路,黑漫漫有甚好处?”

再看整个事件的后果,小孩子们一个没死,人民一个没死,国王也没死,只死了一个狐狸精,最后大家还坐在一起吃饭,简直是皆大欢喜:

当时叙了坐次,寿星首席,长老次席,国王前席,行者、八戒、沙僧侧席……

那么他们到底在搞啥子鬼呢?

其实寿星这是在替如来佛祖考验唐僧,要解开这么谜题,就得从孙悟空假冒的唐僧,到底掏出了几颗心?

而这十七颗心中,偏偏没有国丈想要的黑心,那么这个国丈为什么要唐僧的黑心呢?

我们看唐僧这一路走来,萌生了太多的心思,当初骗孙悟空戴上紧箍儿,那就是狠毒心;在通天河执意要西去,不顾陈家庄人民的死活,那就是利名心、不善心;在女儿国不假思索就要孙悟空去寻落胎水,那就是杀害心;类似的事情太多了,包括在比丘国,他还拥有一颗恐惧心:

忽闻此言,唬得三尸神散,七窍烟生,倒在尘埃,浑身是汗……三藏战兢兢,爬起来,扯着行者,哀告道……三藏道:“你若救得我命,情愿与你做徒子、徒孙也。”……那三藏听见行者现了相,在空中降妖,吓得魂飞魄散……

类似的太多了,我们英勇神武的唐僧怎么在比丘国变成这个怂样?要知道接这个活也是唐僧接的,怎么一听说国丈要他的心,把他吓成这个熊样?

<a id=wzsy href=http://www.aiyueshuxiang.com>aiyueshuxiang.com</a>

其实对他的考验不仅仅是这些,虽然他过了怜悯心这一关,愿意救这些孩子,但是恐惧心是没有过的。在朝堂上还有一场精彩的辩论,这个辩论我在后期的文章中会专门拿出来讲的,这场辩论的主题就是佛道到底哪家是好的?

但是唐僧稀里哗啦说了那么多,并没有一句说到点子上,而且他引用的经典却都是道家经典,难道他不一心向佛?

再有,最后他们成为了祭祀的神,硬是待了个月的时间,难道唐僧忘记了当年自己在通天河执意要走的事?怎么到这里又不急了?

一拥回城……这家也开宴,那家也设席……将有个月,才得离城……

整场考验,唐僧是不合格的,甚至都没有胆量去跟国丈对峙,吓得愿意做孙悟空的徒弟,最后用尿泥糊脸装悟空……

随着西天越来越近,想不到已经取经十来年的唐僧,还是毫无长进,也难怪最后在凌云渡,已经取代孙悟空的六耳猕猴会把唐僧推下水淹死?因为他实在是烂泥糊不上墙,达不到成佛的标准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