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卖点古董(1 / 2)

加入书签

第3章 卖古董

朱志明回到现实中,看了圈发现还是在原地的山上。

放下身上的双肩包,紧张的拉开双肩包查看,希望能真的带回来。

“真的带回来了,群臣给的饰品都在里面,哈哈、发财了。”

朱志明收拾好,背起双肩包,迈着矫健的步伐,乐呵呵走向回家的山路。

接近村庄的农田里,有很多村民在忙碌着。

“咦、那不是朱家的小明嘛,咋现在回来啦?。”

“这你都不知道?当然是大学毕业啦。”

“啊、大学都毕业啦,时间过得真快,小明都长大成人了,我家那孩子唉,学习不好还贪玩,咋说都没用,说啥学习再好也没用,还要回家种地养活我们。”

“你就偷着乐吧,有这样的孩子就是幸福,我家那孩子整天做白日梦。”

“也不能这样说,孩子有梦想也是好事情,说明孩子聪明。”

“哈哈...!。”

“乡亲们好啊!。”

朱志明走进了欢声笑语中,向着村民打招呼,介绍自己带回来的种子。

“小明回来啦,还要麻烦你教咱们咋种植呢,种子多少钱咱们大家给。”

张家婶子抹了把汗水,放下锄头,向朱志明走来。

“婶子这话就见外了,乡里乡亲的不要客气,何况是试种,种子不值钱。”

朱志明笑着等着他,顺便问问试种的种子怎么样了。

“小明,你这千里迢迢的带回不容易,等有收成了来咱家里吃顿饭。”

老张头笑容可掬的招呼着,向着这边走来。。

“对啊,咱们大伙共同庆祝小明毕业,感谢小明上学还想着咱们村里人!。”

“你们就别再拦住小明了,他爸妈还不知小明回来了,大家散了吧。”

“哈哈...!。”

“大家再见,我先回家了,种子的事情明天再聊啊。”

朱志明本想给村民看看种子,既然这样说就算了,不急这一时。

“快回去吧。”

老张头看了眼包里种子,笑眯眯的点点头。

朱志明点头哈腰的告别了乡亲们,喜悦的跑向回家的路。

村民看着朱志明背影热泪盈眶,这孩子真不错,一家人啥事都惦记着大家。

“这孩子真不错,每次回家都会带些种子给咱们试种,可惜农田不争气。”

“是啊,朱家人都和善,老朱两口子供他上学也不容易啊。”

“小明的包包真好看。”

张晓燕一脸羡慕的赞叹着,小明哥哥的包好,自己背的书包太难看。

“回家让你爸给钱买吧,你去问问多少钱?看你爸同不同意。”

婶子没好气的看了眼女儿,谁让你不是男娃呢,买包?想得美。

“小燕子,你这么漂亮,确实需要配上好书包,不然太不相配了。”

李老头从田里转出来,放下农具拍打着衣服。

“额、我只是说好看,又没有说买,李大爷为老不尊,羞羞羞。”

“哈哈...!。”

欢声笑语让村民辛劳一下子去除了。

朱志明来到家不远处,就看到自家的炊烟。

“爸妈在烧火做饭了。”轻轻地打开院门喊道“爸、妈!小明我回来了。”

朱志明关好院门,站在那里看了圈熟悉的家,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厨房中二老听到熟悉的孩子声,急忙丢下手头东西,泪眼婆娑的走出厨房。

“小明回来啦,儿子,快回家歇息,他爸,还不去打水给孩子洗把脸。”

“哦、就去。小明你快放下包,咋看上去这么重?。”

朱宝贵围着朱志明转了圈想拿包,看了眼自己的双手都是灰,讪讪的笑了。

“这孩子,咋又乱花钱,爸妈不需要这些东西,家里啥都有。”

孙娟走进朱志明,含着热泪打量着,发现儿子没变瘦才放心。

“爸妈,包里都是种子,是给村里乡亲们带的,没给爸妈买东西。”

朱志明看爸妈这样心理不是滋味,辛苦操劳大半辈子,一天好日子没过。

“那就好,乡里乡亲的就要互帮互助,谁家能不麻烦别人啊,你做得好。”

憨厚的朱宝贵,嘿嘿笑着去打水了。

朱志明进房放下包去洗手,然后才去洗脸,在大明朝风尘仆仆的忽悠一趟,脖子里都是尘土,盆里水很快变成了浑水,尴尬的在毛巾上打着肥皂洗涤。

用了几脸盆水才洗干净,老两口心疼在一旁默默地抹眼泪。

“爸妈,儿子是在是在山里逛了几处,不是起风了嘛,汗流浃背的才这样,还能锻炼身体呢,我在学校都是跑步锻炼的,不流汗怎么行,锻炼身体好。”

“哦,那就没事了,在学校还吃得饱吗?。”

孙娟用护袖擦着眼泪,想着外面再好也没家里好,不知儿子吃了多少苦。

“好,菜吃完就要钱。饭不要钱,管饱,嘿嘿,你们儿子能吃两大碗呢。”

朱志明没办法,只能说善意的谎言了,很好就会变成有钱人,先安抚好吧。

“哈哈,那就好,能吃饱我们也就不担心了。”

朱宝贵听儿子这么说就开心,长年累月做农事深有体会。

“爸妈,明天给乡亲们发种子吧,种植请爸爸去教,我还要去城里一趟呢,不是赶回来送种子,还在城郊学习,村里要上大棚种植才行,学会就回来。”

朱志明想到卖古董就有钱,给村里买温室大棚就是,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那大棚需要多少钱啊?听说很贵的啊,我们村里可没人买得起啊!。”

朱宝贵吃惊的看向儿子,儿子啥时变成了蛤蟆,好大的口气啊。

“爸爸,是这样的,我在那里学习也算是在打工,管吃住,不要钱给大棚,我多联系几家,做种植技术指导就能挣到钱了,指导一点不累,就是话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