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少林老方丈(2 / 2)

加入书签

a

ya

a)的小河中洗净身上的积垢,接受了一位牧女奉献的奶粥,然后走到河畔一棵荜钵罗树(pippala)下盘腿静坐,沉思默想,一连七天七夜,终于意识到人生的痛苦来源认识上的‘无明’和思想上的‘烦恼’,认识到世界万物是变化的,人生是无常的。只要抛弃对外在物质的追求、断除私心邪念,尤其是对爱情、生存、金钱、权力的欲望,多多行善,就可以修成正果。什么功名利禄,酒色财气,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虚无飘渺之物,犹如人生之过眼烟云。若问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现实,只不过是人生的一场梦幻而已。从此以后,释迦牟尼终于悟出了世间真谛,获得彻底觉悟,有了‘佛陀’的尊号。这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由来。”

伶(聆)听完老方丈的一阵娓娓述说,悟静倍觉耳清神明,默默点头道:“弟子明白!要得觉悟,必然受苦。”

“善哉!汝可知佛祖释迦牟尼来到人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弟子不知!请老方丈明示。”

“告诉你吧!佛祖来到人间的第一句话就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汝可知此话的真正含意?”

“弟子不知。”

“佛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但此中之‘我’并非佛之自称,而是指世上第一个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说,人在宇宙天地之中是顶天立地、法力无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而不必听令于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魔、鬼、怪。释迦牟尼将他的觉悟、成就、造诣,完全归功于人的自己努力与才智。他认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成败荣辱,决定在自己的行为善恶与努力与否;没有一个人可以提拔我上天堂,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把我推入地狱。‘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福祸无门,唯人自昭(招)!’赞美与讴歌不能离苦得乐,只有脚踏实地去修心养性,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净化而得以升华,使自己享受到心安理得的快乐。成佛之道,唯有自己凭着恒心、毅力去创造彻底圆满的智慧与人格。”

“弟子明白!佛即我,我即佛,人人都具有我佛之性。我佛慈悲,普渡众生。劝人行善,心无烦恼,自会升入西方极乐世界。”

“善哉!我佛自尊,劝人行善,共创美好的圆满世界。汝可知佛教的宗旨和释迦牟尼宣传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老方丈请讲!弟子善记于心。”

“佛教的宗旨,是在解脱生死,有生有死是世间法,不生不死是出世间法。世间法中有生死,所以苦多乐少,变化无常,不足贪恋。人世间就是这样,短暂的快乐,长久的痛苦。所以佛教厌离这个苦多乐少的世间而要求解脱生死。但佛教厌世的最终目的是‘出世’,所谓‘出世’并不是脱离、逃避世间,而是改造这个世界,重建这个世界。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

“弟子明白。佛教之宗旨在于解脱生死。但是,这解脱生死并不是脱离、逃避现实。所谓‘佛法在人间,不离世间觉。’这就是说,修行要在人间,觉悟也要在人间。每一个人有心向佛的人,他不可能厌弃这个世界,逃避世上之人界,而‘独善其身’地修成正果。一个人要想真正得道成佛,他除了应具备聪明智慧和高尚之德以外,还要有广大慈心誓愿去普渡众生,要以这种‘悲’和‘智’交互运用,相辅相成,做到彻底圆满的境界才能得道成佛。”

“善哉!善哉!悟静将此理解的彻底透悟,老衲甚感心慰。不过现在你只理会了一半,你还不知佛祖的基本教义共有哪些?”

“回禀老方丈!悟静虽然尚不能说全释迦牟尼宣传的基本教义,但弟子知道,佛教重要在提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以及‘人生无常’,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虚无缥缈的,名、利、财、色只不过都是过眼云烟,不可爱恋这些虚幻之物。它还劝人知足少欲,因为‘多欲为苦’欲望太多常是痛苦和烦恼的根本。”

“善哉!你道出了佛教的最根本教义。不过老衲须明确告诉你,释迦牟尼宣传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意即‘四条真理’。第一,他说人生一切皆苦,生、老、病、死等等全都是苦。第二,他说苦的根源在于有欲望,想长生达不到,想不死总要死,就必然会产生苦,而且有欲望就会有言行,结果便造了‘业’,不断轮回转世,不断经受生、老、病、死等一切苦。第三,他说要消灭苦,就要消灭造成苦的欲望,消灭欲望就能达到一种‘不生不死’的最高境界,佛教称这种境界为‘涅磐’。第四,他说要达到不生不死的最高境界,就要修道,而修道主要包括学习教义、遵守戒律、打坐静修等。”

“弟子明白。佛教总是教人念经讲佛、打坐静修,的确脱离了现实,让人们放弃对现实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幻想虚无的‘不生不灭’。为了逃避现实人情冷暖之苦,所以弟子才弃家入佛,用以麻醉自己。”

“阿弥陀佛!悟静不可如此讲话!”老方丈不悦道:“佛教、道教、儒教三大教,佛教乃三教中一枝独秀,堪称三教之首。其真理道义是要人达到‘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而不是‘悲观消极’的麻醉汤药。虽然佛经上常讲‘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等净土,劝世人念佛往生彼国。但这不过是诸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的一种权宜之计,佛教的目的在于‘化人间为庄严净土、变地狱为极乐世界’。这才是佛教的真正宗旨,并不是要人人逃避这个世界而躲避到西方净土里去享福。”<!--ov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info</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